魏俊华
声音的魔术师
《天下无贼》《琅琊榜》《汉武大帝》这些如雷贯耳的影视作品幕后,站着一位神奇的声音魔术师。在她手中,不能再平常的白菜扫帚报纸水盆儿,都是性格迥异的拟声达人,她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孙英宝
一支笔认识世界
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孙英宝自称是一名“面临濒危”的植物科学绘画家。在SELF讲坛上,孙英宝分享了他用一支笔来认识整个植物世界的故事,用艺术方法展现对植物客观的认知、探索、探秘。
梁琰
科学,原来如此美丽
谁没背过几个恼人的化学反应式?可在他看来,这些低调的公式让人惊艳:氯化钙是白色山峰升起,氯化钴是紫红肉质花瓣暗夜开放,通过特殊摄影还原的科学,又是一个怎样的美丽新世界?
王欢欢
一个番茄的历史
酸甜可口的番茄用了300多年才走上人们的餐桌!因为它曾经酷似毒草的外形,还一度被视为“恶魔果实“。在这样流言飘摇的历史河流中,番茄到底遭遇了什么?它和加勒比海盗又有什么联系?
王育人
微重力下的生存法则
重力,是太空区别于地球环境的一个重要区别,人类要走向深空必须要了解太空中微重力对生命的影响。一颗不起眼的“豆芽”却蕴藏着重大的科学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可不简单…
宋海涛
你所不知的VR未来
从PC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交互通道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即将到来的VR时代,你是激动?还是害怕?或许你会问,VR真的来了吗?关于VR,一定有你所不知的未来。
洪平
挖掘洪荒之力
里约奥运会上奋力拼搏、勇夺奖牌和画风新奇的健儿背后,还站着一群拥有特殊技能的幕后人,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运动员发挥身体最大优势,他们的名字叫做科研教练……
沈俊
定制你的温度
2025年全球将禁止氟利昂的使用,到那时我们会因为没有空调吹而热死吗?空调冰箱,到医院冷冻器官的冰箱,再到液化天然气、大科学装置、先进制造2025……温度定制存在于我们身边每个角落
刘通
聊聊折纸那些事儿
小到用餐巾纸折的天鹅,大到和犀牛等大的国礼级艺术品,一张方方正正的纸在刘通手中却展现出非凡的一面。折纸作为一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的艺术,它还在建筑、人造卫星、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裴钢
干细胞的研究与展望
科学家发现,一类全能型的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更新复制而产生新的,健康的器官和组织,从而解决延长人类的生命年限。干细胞作为一个前景十足的新兴领域,它人类社会将有哪些影响?
张晓林
让机器人开眼看世界
人的眼睛有局限性,不能够变焦只有对焦,仿生眼未来将超越人眼!正如寒武纪眼睛的出现导致了生命的大爆发一样,随着未来机器人视觉能力的成熟,也必将引发机器人物种的大爆发!
陈宇翱
冷·酷到底
北京时间16日1时40分,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潘建伟为首的顶尖科研团队他们在量子计算领域即将也有新的突破,本期SELF讲坛邀请潘建伟团队核心成员陈宇翱教授讲述量子计算!
李建刚
追逐“太阳”
当煤、石油、天然气消耗殆尽,人类将如何发展?科学家正在寻求一种无穷的清洁的未来能源,这就是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在SELF讲坛X墨子沙龙创新大会上,李建刚院士讲述了他“种太阳”的故事。
贾金锋
寻找马约拉纳费米子
SELF讲坛上,贾金锋教授分享了他发现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经历,80年来,世界上的科学家在不断寻找它的踪影……
王坚
互联网 数据 计算
在SELF讲坛上来自阿里巴巴的王坚博士认为,互联网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两次颠覆性的变革,互联网将超过人类历史发展上的任何基础设施,而互联网时代沉淀下来的庞大数据则需要计算来实现它的价值。
倪一农
自然的向导
对自然界的感受是一种能力,而城市中的人这部分能力退化得太厉害。自然进行基础的考察和观察,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大的观念,我们和自然界应该是平等的,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
王媛媛
纪录片 沟通世界的一种方式
有20多年纪录片创作经验的王媛媛,分享了她作为中方总制片人所参与的《鸟瞰中国》、《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制作经历,她认为纪录片不应该是高冷的,而是传递出动人的力量……
蔡聪
从盲人到父亲,如何练习成为一个妖孽
【SELF讲坛】有人文化CEO蔡聪,是视障群体里的 “另类”,他上学时收过垃圾、开过小卖部,工作后做杂志、做培训、做媒体,已经成为新晋奶爸,他大胆尝试各种可能性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蔡石
生活在别处
作为我国签约最多的大神级人文地理摄影师,蔡石在SELF讲坛上分享了他的摄影之路,从金融骄子到一贫如洗,从北京豪宅搬到地下室,他的坚持,成就了他和他摄影之梦。他说:梦想必须纯粹!
张宏宝
在纠缠中生存
引力、量子、纠缠……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黑洞居然也有单身和恋爱的不同状态?怎么做才能穿越时空?
张辰亮
博物君的日常,给科学做广告
24:58|拥有400多万的死忠粉的博物君,他或萌或高冷,但最统一的评价是博学。他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两万的微博粉丝做到现在的规模?他的高冷范是怎么炼出来的?听张辰亮为你讲述博物君炼成记。
陈科
生命的基因组
科学家们预测,在未来神经系统疾病将成为影响人类非自然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人类医疗水平不断发展革新,基于基因组研究的精准医疗未来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类可能永远不再患病吗?
刘钊
让智慧如生命般繁衍
在现代医学盛行的当下,传统中医一直是科学界和医学界颇具争议的敏感话题。2015年屠呦呦与青蒿素在诺贝尔奖上横空出世,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在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
解焱
保护,我们一起来
越来越多的数据和案例告诉我们,地球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解焱将会分享她的思考与实践。